发布时间:2025-09-05 03:40:01源自:http://www.yxinns.com作者:QQ签名阅读(127)
**打井合同**
**题记**
井水清冽,合同为基,人间烟火里,诚信是最深的根系。
**引言**
那年春天,村里要打一口井,全村人议论纷纷。老张头说:“井水是命根子,得找靠谱的人。”村长却说:“合同写得明白,比人情更重要。”于是,一场关于打井的风波悄然展开。
**本论1**
合同签订当天,阳光炙烤着黄土,空气中弥漫着干裂的泥土气息。老李头带着一沓纸张来到村口,他是个老井工,脸上布满沟壑,却眼神坚定。村长和村民围坐在槐树下,老李头掏出钢笔,一笔一画写下条款:“井深三十米,每日工作八小时,若井水不达标,退还一半费用。”村长点头称是,却没注意到老李头偷偷在角落画了张简易图纸。当晚,老李头独自来到井边,用手电筒照着图纸,喃喃自语:“井口要偏东三尺,这样水才能涌上来。”他深知,这不仅是技术活,更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。
**本论2**
打井第三天,泥土簌簌落下,井壁的潮湿气息混着汗水的味道。老李头的铁锹在井底敲出闷响,村民却开始嘀咕:“这井怎么比去年还浅?”村长皱眉,低声问老李头:“井深不够,是不是偷工减料?”老李头沉默片刻,指着图纸上的标记:“这是老祖宗传下的规矩,井口偏东三尺,水才能甘甜。”村民半信半疑,但老李头的坚持让他们安静下来。然而,第五天,井水却迟迟不见踪影,老李头的额头渗出汗水,手中的铁锹在泥里划出深深的痕迹。
**结论**
当井水终于涌出时,村民们欢呼雀跃,老李头却站在井边,望着清澈的水流,轻声说:“合同是骨架,诚信是血肉。”这场风波让他们明白,打井不仅需要技术,更需要彼此的信任。如今,那口井依旧清澈,而合同上的字迹,也成了村里的传家宝。
欢迎分享转载→ 打井合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