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霸气说说 > 伤心说说 > 本文内容

雷锋的故事读后感300字 雷锋的故事电影观后感

发布时间:2025-09-01 08:00:02源自:http://www.yxinns.com作者:QQ签名阅读(184)

雷锋的故事观后感(通用31篇),雷锋的故事电影观后感15篇|一年一度学雷锋,雷锋的故事读后感300字,雷锋电影观后感作文7篇(全文)

**雷锋的故事电影观后感**

电影开场时,银幕上泛着昏黄的光,仿佛将人带回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。观众席里此起彼伏的呼吸声、座椅的吱呀声、以及后排孩童兴奋的窃窃私语,交织成一种特殊的氛围。随着片头音乐响起,画面逐渐切换至1960年代的湖南农村,春日的阳光透过稀薄的云层洒在田野上,远处传来悠扬的笛声,仿佛在诉说一段尘封的往事那一刻,我仿佛被拉入了故事的漩涡,与银幕上的雷锋一同经历那些平凡却动人的瞬间。

影片以雷锋的成长历程为线索,从他童年时因家境贫寒而失去双亲,到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,再到在平凡的工作中默默奉献。起初,我看到的是一个普通青年的挣扎:他背着行李走进军营,眼神中带着对新生活的期待与迷茫。镜头里,他笨拙地学习站军姿,被老兵调侃“像只笨拙的雏鸟”,却始终保持着谦逊的态度。这种初入社会的青涩感,让我联想到自己刚踏入高中校园时的局促,仿佛每一个新环境都需要重新适应。但雷锋的坚韧与乐观,却让我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力量,他的故事不再是遥远的传说,而是一个可以触摸的现实。

然而,影片的转折点出现在雷锋在火车站帮助一位老奶奶时的场景。老奶奶因年迈而行动不便,雷锋主动搀扶她,却因误会遭到周围人的质疑。镜头里,老奶奶的颤抖双手、围观者的窃笑,以及雷锋坚定的眼神,构成一幅鲜明的画面。这一段让我意识到,雷锋的奉献并非一帆风顺。他曾在日记中写道:“一个人的价值,应该看他贡献什么,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。”但现实中,他的付出却常常被忽视,甚至误解。这种冲突让我联想到生活中那些默默无闻的劳动者,他们或许不被看见,却用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。影片通过这一情节,揭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张力,也让我对雷锋的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。

当雷锋在暴雨中为一位迷路的小学生撑伞时,画面突然切换至我自己的经历。那是去年冬天,我在公交车上看到一位老人因身体不适而踉跄,犹豫片刻后,我主动扶住了他。老人感激的眼神与周围人的赞许,让我感受到一种温暖的共鸣。这种双线交织的叙事方式,让雷锋的故事不再局限于银幕,而是与我现实生活中的点滴相呼应。影片通过这样的手法,将历史人物与当代观众的情感连接起来,使雷锋的精神更具时代意义。那一刻,我仿佛明白了,雷锋的品质并非遥不可及,而是藏在每一个平凡的选择中。

影片的高潮出现在雷锋牺牲前的最后一天。他背着工具箱在工地忙碌,脸上挂着疲惫却满足的笑容。镜头里,他与战友的对话、对家人的思念、以及对未来的憧憬,交织成一幅动人的画面。这一段让我泪目,因为雷锋的奉献并非轰轰烈烈,而是润物无声。他曾在日记中写道:“我要把有限的生命,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。”这句话在影片中被反复提及,仿佛成为贯穿全片的主线。雷锋的牺牲,让我意识到,真正的伟大往往诞生于平凡之中。他的故事不仅是历史的记录,更是一面镜子,映照出我们内心深处的渴望与不足。

当电影落幕,荧幕上的光影逐渐暗淡,观众席里却久久寂静。那一刻,我仿佛听到了雷锋的回声,他用一生诠释了什么是无私的奉献,什么是坚定的信仰。他的故事让我明白,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他人的光,哪怕微小如尘,也能照亮前行的路。雷锋的精神不是遥不可及的神话,而是我们可以践行的准则。他教会我们,在平凡的生活中,如何以行动书写不平凡的意义。如今,当我走在校园的小径上,看到同学互相帮助的身影,我仿佛看到了雷锋的延续。他的故事,不仅属于过去,更属于每一个愿意传递温暖的当下。

欢迎分享转载→ 雷锋的故事读后感300字 雷锋的故事电影观后感

用户评论

© 2013-2018 - QQ签名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17268号-9收藏本站 - 网站地图 - 关于本站 - 网站公告 - 合作申请

闽ICP备2021017268号-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