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25-10-09 09:40:01源自:http://www.yxinns.com作者:QQ签名阅读(137)
写人的作文500字(50篇),写人作文500字(12篇),有关写人作文500字(精选25篇),精选写人作文500字(通用29篇)
###那位总爱穿蓝布衫的语文老师
####场景
教室的窗户被阳光照得通透,粉笔灰在光束中缓缓飘落。我坐在第三排靠窗的位置,看着讲台上那双布满老茧的手,正用教鞭轻轻敲打着黑板。那是我第一次见到李老师,他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衫,衣襟上还沾着几粒粉笔灰,仿佛连呼吸都带着墨香。他的目光总是游离在教室的每个角落,像在寻找什么,又像是在等待某种默契的开场。窗外的梧桐树沙沙作响,树影在课桌上摇曳,我隐约觉得,这位老师会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。
####初遇
李老师接手我们班的语文课时,班里正闹着“换老师风波”。新来的语文老师总爱穿西装,说话也带着都市白领的腔调,让原本就对语文提不起兴趣的我们更加抵触。可李老师不同,他一进门就让所有人安静下来。他没有像其他老师那样先点名,而是从书包里掏出一本泛黄的《唐宋诗词选》,翻开第一页说:“这本诗集,是我年轻时在乡村中学教书时买的。那时候穷,连钢笔都买不起,就用毛笔抄写,墨汁是用墨块磨的。”他的话让教室里响起一片轻笑,但那笑声里分明带着几分敬意。他接着说:“今天第一课,我们不学课文,先读这首《山居秋暝》。”他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,仿佛能把人拽进诗的意境里。我偷偷瞥了眼他的蓝布衫,突然觉得这或许就是他与我们之间最初的羁绊。
####波折
然而,李老师的教学方式很快引发了争议。他要求我们每天写一篇“心灵独白”,用毛笔在宣纸上书写,还规定必须用文言文表达。班里有人偷偷把作业藏起来,有人在课堂上抱怨:“我们连现代文都读不懂,还读文言文?”李老师却只是笑笑,把作业本发回时会在每页角落画一个小太阳。有次我写了一篇关于“考试焦虑”的独白,被他用红笔批注:“焦虑如雾,唯有静心才能破雾。”这句话让我愣住,也让我开始重新审视他的要求。更让我惊讶的是,他居然在课后找到我,说:“你写得不错,但‘静心’二字,你得用文言文解释清楚。”那天下着小雨,他撑着油纸伞,站在教学楼的台阶上,和我聊了整整二十分钟,从《论语》里的“静以修身”谈到陶渊明的“采菊东篱下”。那一刻,我忽然觉得,他的严厉里藏着温柔。
####顿悟
转机发生在一次作文比赛。我写了篇关于母亲的文章,用的是白话文,但李老师却在评语里写道:“文字如流水,若能添几分古意,便能映出更深的思念。”他让我重写,要求用文言文写一篇《母恩记》。我起初觉得这是个无理的要求,但看着他布满皱纹却炯炯有神的眼睛,我决定尝试。我翻遍了《古文观止》,在《陈情表》和《祭十二郎文》里寻找灵感。那篇《母恩记》写得磕磕绊绊,却意外地打动了评委,获得了二等奖。颁奖典礼上,李老师特意站在台下,用他的蓝布衫遮住脸,却在掌声中悄悄擦了擦眼角。那一刻,我终于明白,他的要求并非为了难为我们,而是想让我们触摸文字的温度。
####余韵
毕业那天,李老师送给我们每人一本《唐宋词选》。他站在校门口,蓝布衫被风吹得微微鼓起,像一片飘摇的帆。他说:“你们将来或许会忘记我,但希望记住,文字是有重量的。”后来我去了外地读书,偶尔在图书馆看到古籍修复的书架,忽然想起他教我们用毛笔抄写诗集时的专注。去年冬天,我收到他的信,信纸是泛黄的宣纸,字迹遒劲如松。他写道:“你写的那篇《母恩记》,让我想起自己母亲临终前说的话。文字是桥梁,连接着过去与未来。”合上信,我仿佛看见那个总爱穿蓝布衫的背影,正在时光的长河里,默默守护着我们与文字的缘分。
欢迎分享转载→ 写人作文500字(通用34篇) 写人作文500字可抄免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