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25-09-18 17:00:02源自:http://www.yxinns.com作者:QQ签名阅读(106)
校本课程总结(精选18篇),学校校本课程工作总结,班本课程总结通用12篇,校本课程总结
校本课程总结
【场景】
清晨的阳光斜斜地洒进教室,空气中漂浮着粉笔灰和墨香。我坐在第三排靠窗的位置,目光落在讲台上那本泛黄的《中国民间工艺》教材上。窗外的梧桐树沙沙作响,叶片在晨光中泛着金边,仿佛在为即将开始的课程鼓掌。老师轻轻敲了敲黑板,粉笔与板书摩擦的细微声响让我心跳加速。校本课程的教室总是比普通课堂多一份期待,因为这里承载着我们对未知领域的探索。指尖触碰书页时,纸张的粗糙感与油墨的清香交织在一起,像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,悄然开启。
【初遇】
第一次接触校本课程是在初一的某个午后。那天的选课表上,"非遗文化体验"四个字像磁石般吸引我。我站在教室门口,看着墙上挂着的剪纸作品,那些对称的图案和鲜艳的色彩让我想起奶奶的针线筐。课程开始前,老师让我们自由选择项目,我犹豫着走向了剪纸组。当我的手第一次握起剪刀时,金属的冰冷触感让我紧张得握不稳。老师示范的动作轻巧流畅,纸张在她手中仿佛有了生命,层层叠叠的剪影在阳光下闪烁。我笨拙地模仿,却总把纸张剪得歪歪扭扭,连最简单的雪花图案都难以完成。那一刻,我意识到这不仅是一门课程,更是一场与传统技艺的对话。
【波折】
随着课程的深入,我逐渐发现剪纸并非想象中简单。二月的寒风裹挟着沙粒,吹得教室窗棂吱呀作响,而我的剪纸作品却总在关键时刻"崩盘"。有一次尝试制作牡丹花,剪到第三层花瓣时,纸张突然裂开,像被无形的手撕碎的梦境。我懊恼地把剪刀扔在桌上,却听见老师温柔的声音:"你看,这裂痕是牡丹的脉络。"这句话让我怔住,重新拿起剪刀时,手指微微发颤。更艰难的是时间的挤压,每天放学后要完成作业,周末还要参加兴趣班,剪纸成了我最头疼的"额外任务"。但每当看到自己完成的作品,那些歪斜的线条却透着倔强,仿佛在说:别放弃,你正在触摸文化的温度。
【顿悟】
转机出现在某个春雨绵绵的傍晚。我独自留在教室,湿漉漉的雨声与剪刀的咔嗒声交织。突然,我注意到窗玻璃上的雨痕竟与剪纸的纹路相似。灵感如闪电般划过,我尝试将雨滴的形状融入剪纸设计,用锯齿状的线条模拟雨痕的轨迹。当最后一刀落下,阳光穿透云层,在作品上投下斑驳的光影。这幅《雨中牡丹》不仅被选为班级优秀作品,更让我明白:传统技艺并非冰冷的规则,而是可以与现代生活对话的活态艺术。我开始主动查阅资料,发现剪纸中的对称美学竟与数学几何有异曲同工之妙。这种跨学科的联结,让校本课程成了打开新世界的钥匙。
【余韵】
如今,校本课程已成为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印记。那些剪纸作品被装裱在教室的展示墙上,每当经过,总能看见阳光下流转的光影。它们不仅记录着我的成长轨迹,更见证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重生。去年校庆时,我带着剪纸作品登上舞台,当剪刀在手中翻飞,我仿佛看见千年前的匠人也在用同样的手法诉说故事。这门课程教会我的不仅是技艺,更是如何用双手触摸历史的温度,用耐心诠释文化的深度。校本课程如同一粒种子,在我们心中悄然生根,终将长成连接过去与未来的参天大树。
欢迎分享转载→ 生物校本课程总结(通用32篇) 校本研修总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