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发表说说 > 励志格言 > 本文内容

承包合同的最新相关信息 电子合同签署平台

发布时间:2025-09-09 21:00:02源自:http://www.yxinns.com作者:QQ签名阅读(167)

承包合同协议书,京尹律所程敬然律师代理合同纠纷案,承包合同 ,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令(2023年第1号)

**承包合同**

清晨的阳光透过村委会办公室的玻璃窗,在桌面上洒下斑驳的光影。老李坐在桌前,手里握着一份泛黄的合同,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纸页边缘。窗外的槐树沙沙作响,像是在窃窃私语,而屋内的空气却凝固得让人窒息。村民们围坐在长桌旁,窃窃私语此起彼伏,有人低声抱怨,有人焦急地攥紧衣角。这份合同,是村里决定将集体土地承包给村民的决定,也是老李多年来的执念——他终于等到了能亲手种出一片庄稼的机会。

那天,村支书将合同摊在桌上,语气沉稳却带着一丝不容置疑:“从明年起,土地承包到户,谁愿意承包就举手。”老李第一个站了起来,目光扫过在场的村民,却见张婶脸色铁青,李叔低头不语,王大爷甚至哼起了小调。他攥紧了拳头,心里默念着“一定要把地种好”。合同上的条款写得清晰,每亩地承包费三百元,五年内需完成三季作物种植,收益归承包人所有。老李站在田埂上,望着一片沉睡的稻田,心里盘算着如何让这片土地焕发生机。他请来了老农王叔帮忙,两人在田里翻土、施肥,日头炙烤着后背,汗水浸透了衣襟。

然而,命运总爱捉弄人。第一季水稻刚插秧,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冲垮了田埂,积水漫过稻苗,像一张张泛黄的纸片漂浮在泥水中。老李蹲在田边,望着被毁的稻田,喉咙发紧。他连夜找村支书商量,却被泼了冷水:“合同里写得明明白白,自然灾害不赔。”老李不甘心,跑去找农业局的专家,得知这是百年一遇的暴雨,村里其他承包户也纷纷向政府求助。他坐在空荡荡的田里,手里攥着合同,心里却像压了一块石头。

直到那个黄昏,老李在田埂上遇见了张婶。她提着一篮子红薯,眼神里却透着疲惫:“老李啊,你要是真能种出好收成,我这地也愿意交给你。”老李愣住了,想起自己曾听闻张婶的丈夫因病去世,家中只剩她一人守着那片薄田。他蹲下身,接过红薯,轻声说:“婶子,我来帮你。”两人在夕阳下商量着调整种植计划,老李将部分土地交给张婶,自己则承包了剩下的部分。他开始学习新的农技,引进抗涝的作物品种,还请来农机手帮忙抢修田埂。几个月后,稻田重新挺立,金黄的稻穗沉甸甸地垂下头,像一串串等待收割的希望。

那年秋天,老李站在晒谷场上,看着堆成小山的稻谷,心里涌起一股暖意。他想起当初的合同,想起暴雨后的绝望,想起张婶那句“你要是真能种出好收成”,突然明白:承包合同不仅是纸上的契约,更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。他将部分稻谷分给张婶,还主动帮她申请了农业补贴。村民们围在晒谷场边,脸上浮现出久违的笑容。村支书也走过来,拍了拍老李的肩膀:“你做得不错。”老李望着远方的田野,知道这份合同已经超越了简单的经济契约,成为连接彼此的纽带。

承包合同的故事在村里流传开来,成为新一代农民的榜样。如今,老李的田地成了示范田,他教村民们如何科学种植,如何应对自然灾害。而张婶的红薯地也因他的帮助而丰收,她将一部分红薯送给老李,笑着说:“你这合同,真是写对了。”每当夜幕降临,老李仍会在田边走走,看着月光洒在稻田上,仿佛看见了当年那个在暴雨中绝望的自己。他明白,这份合同不仅是对土地的承诺,更是对生活的坚守。而这份坚守,终将化作田野上的丰收,成为村庄里最真实的希望。

欢迎分享转载→ 承包合同的最新相关信息 电子合同签署平台

用户评论

© 2013-2018 - QQ签名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17268号-9收藏本站 - 网站地图 - 关于本站 - 网站公告 - 合作申请

闽ICP备2021017268号-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