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25-09-14 01:40:02源自:http://www.yxinns.com作者:QQ签名阅读(128)
拾金不昧感谢信
(场景描写)
那天清晨,阳光透过梧桐叶的缝隙洒在校园小径上,我背着书包走向教学楼时,突然被一个硬币绊了一下。低头一看,竟是一个装着零钱的红色信封,里面整齐地叠着几张钞票,还有几张皱巴巴的纸币。信封上用蓝色圆珠笔写着"请归还",字迹歪歪扭扭却格外认真。我蹲下身,指尖轻轻触碰那张泛着油墨香的纸张,仿佛能感受到主人焦急的心情。远处传来早读课的铃声,我将信封小心收起,心里泛起一丝波澜。
(初遇)
那个信封的主人是一位年过六旬的清洁工阿姨。她每天清晨在操场边扫落叶,总穿着褪色的橙色工作服,戴着老花镜。那天我特意去问她,她却摆摆手说:"不用了,这钱是给学生的。"我注意到她布满皱纹的手指在颤抖,仿佛握着什么珍贵的东西。后来才知道,那封信是她为失主准备的,里面除了钱,还有一张手写的字条:"请归还,这是我给孙子买新书包的钱。"她浑浊的眼睛里泛着泪光,却坚持要我将信封交给学校失物招领处。
(波折)
当我把信封交给老师时,意外发现里面夹着一张泛黄的旧照片。照片上是几个孩子在操场上奔跑,其中有个扎羊角辫的小女孩,和我记忆中的清洁工阿姨有着相似的面容。老师说这是她年轻时和孙子的合影,照片背面还写着:"今天是2003年4月5日,我带着孙子第一次来学校。"这让我想起上周在操场角落看到的场景——那个穿校服的小女孩蹲在地上捡起掉落的文具,脸上带着倔强的微笑。此刻,我仿佛看见了两个重叠的身影:一个是年迈的清洁工,一个是年幼的孩童,都在用各自的方式守护着某种珍贵的东西。
(顿悟)
我决定在失物招领处等待失主。当那个扎羊角辫的小女孩气喘吁吁地跑来时,我注意到她校服袖口沾着泥土,书包带子上挂着几颗玻璃珠。她颤抖着接过信封,突然捂住眼睛大哭起来。原来她每天放学后都会偷偷来操场捡拾失物,却总是因为害怕被老师批评而不敢声张。此刻,我终于明白:拾金不昧不仅是道德选择,更是一种无声的传承。就像那张泛黄的照片,记录着跨越二十年的守望,又像那枚硬币,串联起两代人的心事。
(余韵)
那个周末,我带着照片和信件去找清洁工阿姨。她接过信件时,手指在微微发抖,却笑着说:"原来你就是那个孩子。"我们坐在她简陋的休息棚里,她用布满老茧的手翻开照片,指着角落里那个扎羊角辫的小女孩说:"这是三十年前的我,那时候我也总在捡拾别人丢落的东西。"阳光透过棚顶的缝隙洒在她身上,我突然发现,她眼角的皱纹竟和照片上的小女孩一模一样。原来拾金不昧的种子,早已在时光的土壤里悄然发芽,而感谢信的传递,正是这颗种子破土而出的见证。当我们将照片和信件交还给小女孩时,她郑重地将它们装进书包,仿佛背负着某种神圣的使命。这让我想起清晨那个阳光明媚的场景,原来善意的传递,早已在岁月的长河中泛起涟漪。
欢迎分享转载→ 拾金不昧感谢信
上一篇:哈尔滨的冬天作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