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25-09-06 07:40:01源自:http://www.yxinns.com作者:QQ签名阅读(197)
我的家乡镇江
清晨的雾气还未散尽,镇江的街巷便已传来油锅滋滋的声响。江风裹挟着湿润的水汽掠过青石板路,将老城斑驳的砖墙浸染得愈发苍翠。这座依山傍水的江南古城,像一本摊开的线装书,每一页都写着关于我的故事。从甘露寺的晨钟到金山的暮鼓,从长江的涛浪到老街的茶香,我的记忆总在这些熟悉的味道里蜿蜒流淌。
初遇镇江是在七岁那年的暑假。父亲背我登上北固山,山道两侧的梧桐树在晨光中舒展着枝叶,树影斑驳地洒在青石台阶上。我踮脚张望,看见江面泛着粼粼波光,远处的金山像一枚碧玉镶嵌在江心。母亲在山脚的茶馆里煮着茉莉花茶,茶香混着江风钻进我的衣襟。那时的我还不懂,为什么父亲总说"镇江的山是活的",直到多年后在雨中看见山体渗出的青苔,才明白他的话里藏着对这座城的深情。老城的巷弄里,白墙黛瓦间飘荡着油纸伞的香气,卖糖芋苗的阿婆用带着方言的吴语吆喝,那些声音和气息都成了我生命里最温柔的注脚。
波折始于初中毕业那年。当我要离开镇江去外地求学时,母亲在码头收拾行李,她的白发在晨风中飘动,像极了江边的芦苇。父亲执意要送我到渡口,却在登船前夜被老宅的漏雨惊醒。那夜我坐在老屋的门槛上,看父亲用竹竿挑开瓦缝,他的背影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单薄。镇江的夏天总是湿热的,但那年的雨却格外绵长。我站在渡口望着渐渐远去的船,突然发现江水的波纹竟与童年记忆中母亲晾晒的被单如此相似。后来在异乡的深夜里,每当听见雨声,总会想起老宅屋檐下的滴答,想起父亲修补屋顶时的叮咛,那些记忆碎片在时光里发酵,酿成了难以言说的乡愁。
顿悟发生在去年深秋的重阳节。当我重返镇江,发现老城的轮廓已被时光重塑。老街的青石板路铺上了防滑的橡胶,茶馆里飘着奶茶的甜香,但江水依然在金山脚下奔涌,白鹭依然在江岸翩跹。我在甘露寺的台阶上驻足,突然明白父亲说的"活的山"并非虚言——山体上的青苔在秋风中泛着新绿,老茶馆的木窗棂上结着薄霜,这些细微的变化都在诉说着生命的延续。当暮色染红长江水面,我看见渡口的船仍在摇晃,仿佛时光从未停歇。那些被现代化浪潮冲刷的旧时光,原来早已在江风里沉淀成最珍贵的记忆。
余韵在冬日的清晨愈发清晰。我站在长江边,看江水裹挟着碎冰奔向东海,忽然想起童年时在江边捡拾鹅卵石的时光。那些被岁月打磨得温润的石头,如今仍躺在老宅的庭院里,见证着这座城市的变迁。镇江的美,不在于它保存了多少古迹,而在于它让每个游子都能在时光的褶皱里找到归途。当江风再次拂过面颊,我听见了父亲修补屋顶的叮咛,看见了母亲晾晒被单的剪影,这些画面在记忆里愈发清晰。这座城教会我,真正的乡愁不是对过去的执着,而是让记忆在时光中生长,让思念在岁月里沉淀。就像长江水永远向东流,我的根系始终深扎在这片土地,无论走得多远,心中总有一缕江风在轻轻召唤。
欢迎分享转载→ 我的家乡镇江